疱疹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DNA病毒,其常备分为α、β、γ、未分类疱疹病毒四个亚科,这种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疱疹病毒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1】Neuron:意外!β-淀粉样蛋白通过捕获病毒颗粒阻止疱疹病毒感染大脑
doi:10.1016/j.neuron.2018.06.030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发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堆积而形成斑块的蛋白---保护大脑免受大脑中经常发现的疱疹病毒感染的机制。这一结果支持了疱疹病毒感染在加快Aβ蛋白堆积和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发挥的潜在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将发表在2018年7月11日的Neuron期刊上。论文通信作者为MGH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所遗传学与衰老研究部门的Rudolph Tanzi博士和Robert Moir博士。
Tanzi说,“已有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着遭受疱疹病毒感染的人有更高的风险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作为大脑中的防御反应,疱疹病毒感染引发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堆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感染假说和淀粉样蛋白假说合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抗菌反应假说(Antimicrobial Response Hypothesis)'。”
【2】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单纯疱疹病毒2型成熟核衣壳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doi:10.1038/s41467-018-06078-4
9月10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团队研究员王祥喜等与研究员章新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红荣合作的研究论文“Structure of the Herpesvirus simplex virus type2 C-capsid with capsid-vertex-specific-component”。该工作报道了疱疹病毒α家族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C型核衣壳及其五聚体周围的CVSC的3.75 angstrom的原子分辨率结构,这是该团队继解析HSV-2 B型颗粒三维精细结构后又一研究成果(Yuan, S. et.al Science 2018)。
疱疹病毒是一类直径超过200nm的巨型病毒,包含嵌有糖蛋白的囊膜、中间体蛋白层(tegument)、核衣壳和基因组四层结构。疱疹病毒在感染人体后能够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口腔和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严重的甚至包括多种免疫系统疾病、脑炎以及癌症等。
【3】Nat Commun:为何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类机体中会长期潜伏?
doi:10.1038/s41467-018-03569-2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和伊拉斯姆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阐明了诱发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毒为何会在人类细胞中保持多年的休眠状态。研究者表示,当个体从水痘感染中痊愈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中的RNA转录物还会一直保持活性。
全世界大部分成年都会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当水痘被清除后这些病毒依然会保持休眠状态,但其在个体后期生活中却还会再度被激活,即在大约30%的人群中,带状疱疹还会诱发患者出现皮疹甚至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失明或中风等。研究者Judith Breuer教授说道,从研究人员首次描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类神经细胞中潜伏到现在已经30多年时间了,从那时候开始研究人员就开始不断深入研究希望能够鉴别出促使病毒保持潜伏状态的因素,本文研究或为研究人员阐明控制病毒潜伏能力的机制提供了关键的步骤。
【4】两篇Science解析出疱疹病毒HSV-1/HSV-2衣壳三维结构
doi:10.1126/science.aat3990 doi:10.1126/science.aao7283 doi:10.1126/science.aao7298
疱疹病毒在遗传和结构上是最为复杂的病毒之一。它高效地到宿主群体中传播,导致一系列人类疾病,包括先天性缺陷和癌症。
疱疹病毒的组装途径分别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衣壳:A衣壳、B衣壳和C衣壳。三种衣壳类型都具有成熟的有角度的外壳和一种类似的组装机制。然而,人们对单纯疱疹病毒(HSV)衣壳的结构和组装机制知之甚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祥喜(WANG Xiangxi)教授、饶子和(RAO Zihe)教授和章新政(ZHANG Xinzheng)教授与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同事们一起采用分区重建和精确的埃瓦耳德球校正方法,重建出分辨率为3.1?的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B衣壳结构,构建出它的原子模型,因而加深对HSV-2 B衣壳组装机制的理解。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4月6日的Science期刊上。
【5】Sci Trans Med:新型药物能够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doi:10.1126/scitranslmed.aan5861
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来说,眼睛、嘴巴以及生殖器部位都会遭受痛苦,但目前治疗的药物却十分有限。如果患者对药物产生耐受性,那么治疗的手段将更加有限,痛苦也将伴随终生。
如今,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一类小分子能够清除HSV-1对眼角膜细胞的感染那,而该药物的作用方式与以往的药物并不相同,这使得产生药物耐受性的患者拥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者们称该药物治疗HSV-1对嘴部的感染以及HSV-2对生殖器的感染同样有效。或许还有助于治疗HIV的感染。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HIV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类病原体,影响了全球范围内90%的人类健康。HSV-1主要感染嘴部以及眼部,而其对生殖器的感染也则逐渐上升。 该病毒能够通过体液传播,而且如果在慢性感染期整合到神经细胞中后会造成终身性的感染。利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暂时抑制眼部的感染,但眼角膜的炎症反应会永远存在,从而需要激素类的眼药水辅助治疗。
doi:10.1038/nature25438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KSHV)的结构。这一发现解答了关于这种疱疹病毒如何扩散的重要问题,并为开发抵抗这种病毒和更加常见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潜在的路线图,其中EBV存在于90%以上的成年人中,被认为具有与KSHV几乎相同的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证实能够开发一种抑制剂来降解KSHV。已知KSHV是在人类中导致癌症的两种病毒之一。
有八种人类疱疹病毒,它们引起广泛的疾病,从普通的唇疱疹到癌症。大多数人感染上一种或多种疱疹病毒。除非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在器官移植后、患上艾滋病或其他的影响免疫系统的疾病,或者在较大年龄时,不然疱疹病毒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7】Cell Host Microbe:阐明单纯疱疹病毒开启感染及再度活化的分子机制
doi:10.1016/j.chom.2017.03.007
单纯疱疹病毒(HSV)会持续机体一生,一旦人们被感染,这种病毒就会在其周期性再度激活诱发疾病之前进入休眠状态,很多年来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单纯疱疹病毒的生命和激活周期,如今,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系列蛋白复合物,这些蛋白复合物或许会被招募到病毒基因中来帮助刺激引发单纯疱疹病毒的初始感染和休眠后再度激活,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
研究者指出,调节这些蛋白复合物的环境压力因子也会诱发病毒再度激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5亿被HSV-2感染的人群,而且有三分之二的人群都感染了HSV-1,这些病毒会引发一系列人类疾病,包括口腔疱疹到生殖器病变,再到严重的诱发机体失明的眼部疾病等;在婴儿中,HSV会引发神经性和发育性的问题,感染HSV的患者往往患获得性或传播性的HIV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8】Nat Microbiol:发现破坏疱疹病毒RNA运输的蛋白靶标
doi:10.1038/nmicrobiol.2016.20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阻止疱疹病毒劫持宿主细胞中该病毒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所需的重要通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上。
Whitehouse教授说,“我们已花了数年时间证实在所有疱疹病毒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招募宿主细胞中的一种被称作人TREX的蛋白复合体来协助稳定化和运输细胞核外的疱疹病毒RNA,这样它们能够表达为病毒蛋白。”
“如今我们鉴定出一种能够破坏这种至关重要的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化合物,从而阻止疱疹病毒复制和产生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doi:10.1038/nature16506
有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都被疱疹病毒感染过,这种病毒会通过干扰机体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来有效“打败”免疫系统;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捕捉到了疱疹病毒的原子图像,同时还揭示了病毒如何将自身插入到另外一种蛋白质之中,从而引发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通路出现“故障”,相关研究阐明了疱疹病毒入侵免疫系统的特殊机制,为后期开发抵御该病毒感染的新型干预疗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当病毒进入到机体后,其就会在细胞中破解成碎片,随后小碎片就会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小碎片就类似于条形码一样被免疫细胞扫描,当免疫细胞感知到其存在后就会对其实施攻击;其中一种名为TAP的关键运输蛋白就主要将病毒暴露于细胞表面,TAP可以扮演桥梁的角色运输病毒碎片进而通过内质网,随后到达细胞表面警醒免疫细胞病毒的存在。研究者表示,文章中我们揭示了病毒蛋白如何阻断TAP的功能,这主要会产生两种效应,第一就是病毒蛋白会妨碍正常蛋白的结合,其次是促进TAP运输蛋白出现构象问题。
【10】PLoS Pathog:利用CRISPR/Cas9有望靶向清除多种疱疹病毒感染
doi:10.1371/journal.ppat.1005701
大多数成年人携带着多种疱疹病毒。在初始的急性感染后,这些病毒在它们的宿主体内建立终生感染,并导致唇疱疹、角膜炎、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其他疾病。一些疱疹病毒还能够导致人们患上癌症。在潜伏性感染阶段,这些病毒长时间地保持潜伏状态,但是保持偶尔重新激活的能力。这种重新激活有可能导致人们患病。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攻击疱疹病毒DNA能够抑制病毒复制,而且在一些情形下,能够导致病毒清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30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
CRISPR/Cas9系统靶向结合特异性的DNA序列,诱导靶DNA双链发生精确切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这样的切割能够被一种被称作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的紧急修复系统快速地修复。NHEJ是高效的,但是并不很准确,因而经常导致一些DNA碱基在修复位点上插入或剔除。鉴于每次读取DNA时是按密码子(每个密码子由连续的三个碱基组成)读取的,在关键位点上发生的这些小的DNA序列变化经常破坏相应的基因和它的蛋白产物的功能。(生物谷Bioon.com)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互联网及其他微信公众平台,由“疱疹之家”整理发布,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传播,让更多的患者获取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者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